天天短讯!瓣瓣同心 协同发展蹄疾步稳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3-03-05 06:10:26

编者的话

惊蛰临近,山水相连的京津冀春意盎然。从坝上山林到太行村落,从智能高铁到平原湖泊,协同发展的春风升腾着梦想照进现实。壮美京津冀,2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协同发展的势头更强劲,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越来越多。京畿大地焕发出踔厉奋发的万千气象,欣欣向荣,喜讯频传。

制图/琚理


【资料图】

雄安白洋淀

蓝绿生态画卷徐徐铺展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准备把水质无人监测船下放至白洋淀水面。 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李如意

60多岁的赵克琪是地道的水乡人。他记忆里的白洋淀,风摇芦苇,水动菖蒲,无边的清水滋养着水乡的万千百姓。近来,热爱摄影的赵克琪在白洋淀又有了新发现。有一次,他在淀里拍渔民捯丝网的镜头,把相机放大一看,竟然拍到了白洋淀土著鱼类——鳑鲏鱼,这正是白洋淀水质变好的有力印证。在他看来,鸢飞鱼跃、生态和谐的白洋淀回来了。

宋史中首次记录了“白羊淀”的名称。当时人们认为这片湖泊面积广袤,每当湖上起风,卷起层层波浪时,犹如一群白羊前拥后挤地奔跑,由此便有了“白羊淀”的名称。其后名称才演变为“白洋淀”。

赵克琪的家乡就在白洋淀边的端村,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没有离开白洋淀,在淀边上学、生活、工作。50岁后,因工作调动家才搬去县城居住,他还是经常往白洋淀跑。春季草长莺飞、夏季荷叶连天、秋季蒲苇金黄、冬季银装素裹,尽收眼底,“白洋淀的美,永远也看不够。”

白洋淀越来越多的美景,为摄影师们提供了拍不完的素材。一有工夫,赵克琪就“长枪短炮”加身,湖心岛、芦苇荡,甚至是小船上,他都会长时间安静地蹲守。有一次,为拍到水鸟抓鱼的镜头,赵克琪带着方便面、火腿肠和几瓶矿泉水,早上6点多就让船工送他到水上的窝棚里,支起架子、固定好相机等待黄苇鳽的出现。窝棚只有一米多高,成人只能蜷缩在里面,一动不动地盯着水鸟时常落脚的地方,一待就是一整天,连个瞌睡都不敢打,只怕错过精彩的镜头。这几年,白洋淀水环境持续改善,赵克琪陆续拍到了鳑鲏鱼、银鱼、龙虱等鱼类。

被誉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里,淀泊星罗棋布,对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雄安新区设立近六年来,白洋淀淀区水质大幅提升并稳定保持在Ⅲ类水标准。

好的水质,让更多的鱼类和鸟类在此安家。目前白洋淀鸟类种群数量已达252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4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5种。为保护野生鸟类,雄安新区在白洋淀划定了9个鸟类重要栖息地,最大限度减少人类干扰。河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美丽河北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到2023年,白洋淀水质巩固保持Ⅲ类。到2027年,白洋淀水质保持Ⅲ类并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建成全国美丽河湖。

目前雄安新区启动区市政基础设施框架成型,城区雏形初步显现。在雄安新区容东、容西等已建成的居住片区,水系环绕,处处体现着白洋淀地域特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的一个重要内容。经过近六年的规划建设,一幅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画卷正徐徐铺展。

塞罕坝

“二次创业”续写绿色传奇

这是塞罕坝机械林场雪后景色。60年来,三代人在这里建起一片林海,为京津冀地区送去净水清风。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李如意 通讯员 董常春

“以前上高中时,一到3月份操场上就尘土飞扬。现在的塞罕坝,风还是很大,但是干净了很多。”塞罕坝机械林场千层板分场职工曹紫鹏是土生土长的围场人,回到家乡工作后明显感觉到了天气的变化。从黄沙漫漫到绿意盎然、生机勃发,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60多年来塞罕坝发生巨变,清风净水成为华北地区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

“90后”曹紫鹏脸色黝黑、目光明亮。2015年他从河北科技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2019年听说林场招人果断报名。入职后,曹紫鹏被分配到千层板分场长腿泡子营林区,“我是本地人,从小就知道林场建设者的奋斗历程和奉献精神,十分敬佩他们。”

不过,一到岗,曹紫鹏就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艰苦,“第一次跟着同事上山,他们在山里边就感觉跟走平地一样,我在后面紧着追。等到了作业地块,我都累得瘫过去了。”曹紫鹏并没有打退堂鼓。“创业的前辈们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为建设林场吃了那么多苦。我碰到的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

渐渐地,曹紫鹏爱上了这份工作。造林期,抬苗、撒苗、挖坑、栽苗……各个流程分工明确。他还提到,不同苗的技术规范不同,裸根苗要深送浅提才能确保苗木成活。“有时候上山路过一片林子,会想到这是自己哪年种下的,现在都这么高了,非常有成就感。”

进入3月,塞罕坝仍然寒冷,路边、林间的积雪很厚,中午的阳光才能让积雪缓慢融化。当下,曹紫鹏和同事的精力聚焦在护林防火和林业生产规划等方面。5月份,塞罕坝便要开始今年的造林任务。曹紫鹏所在的千层板分场位于塞罕坝的中心区域,月亮山、望海楼、尚海纪念林都在域内,这里是塞罕坝对外展示的窗口,“这对我们的造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林场将在抚育盲区清零、营造针阔混交林、冠下造林等方面下功夫,继续提高林业质量。

塞罕坝林场地处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直到上世纪60年代,这里还是一片“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两代塞罕坝人响应国家的号召,爬冰卧雪、艰苦创业,为塞罕坝百万亩不毛荒丘披上了绿装。如今,攻坚造林的接力棒传到了第三代塞罕坝人手中,他们继承前辈的优良作风,踏实肯干,很多已经成为塞罕坝的中坚力量。林三代、塞罕坝机械林场副场长于士涛潜心钻研育林技术,从防火防虫到资源管护,从育苗到整地,从栽种到经营利用,他每天早出晚归,走遍林场的每一块林地。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林场正在攻克石质阳坡造林的难题,“石头缝儿里栽种绿色”成为可能。

2021年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推进塞罕坝机械林场“二次创业”的实施方案》,全面开启了二次创业新征程,力争经过10年的建设发展,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目标,为世界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本。2023年,塞罕坝将完成森林抚育9万亩,攻坚造林3294亩,混交林营建2.3万亩;完成病虫害防治15.56万亩;扎实推进塞罕坝二次创业。到2030年,塞罕坝林地面积将达到120万亩,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86%,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色,浸染了塞罕坝,也在中华大地上、在每个人心里留下印记。

京张高铁

高铁赋能区域经济发展

吕盼正在引导乘客上车。

本报记者 孙宏阳

“来,大家跟着我一起。”张家口到北京的G2458次列车即将钻进一个长隧道,列车长吕盼笑容温暖,正在教旅客做防耳鸣操,以缓解隧道压力造成的耳部不适。这样的特色服务,在京张高铁上还有不少。自京张高铁开通以来,吕盼所在的“雪之梦”乘务组,不断提升服务,为这张中国高铁名片增光添彩。不久前,吕盼获评2022年“最美铁路人”称号,并在国新办记者见面会上向世界讲述“筑梦”故事。

2019年12月30日,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铁——京张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那一天,吕盼作为首发列车长,值乘北京北至太子城方向的列车。京张高铁穿越崇山峻岭,把原来3小时的车程缩短到50分钟,拉近了京张两地时空距离,但也因为线路特点,给乘务人员提出挑战。

第一次试乘,列车经过隧道时,吕盼就发现了耳鸣问题。“途经的南口隧道、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长城隧道,加一起是18072米,经过3个隧道时间长达7分钟。”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成了吕盼的心病。有一天,她看到同事眼睛不舒服,在做眼保健操,突然想到,耳朵不舒服是不是也可以做操缓解?她和同事们马上查阅资料,制定了几套方案,并在值乘时,组织大家伙亲身试验,最终确定了按摩耳部6个穴位的教程,大伙儿一试还真管用。结合多年客运服务经验,吕盼和同事继续“研发”特色服务:远程呼叫器、婴儿安睡床、盲文服务卡等十多项便民服务相继推出。

为了更好地服务这条连接北京冬奥会三个赛区的交通主动脉,吕盼所在车队组建“雪之梦”乘务组。这个平均年龄25岁的乘务组,主要值乘北京北至太子城、北京北至延庆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除了提供日常乘务服务,还承担着京张高铁列车的智能设施英语讲解服务。

“京张高铁最高运行时速多少?”“京张高铁为北京冬奥会做了哪些准备?”“奥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上有哪些新服务?”面对中外媒体和旅客,吕盼从容自信,熟练运用中英文回答每个问题。

更让吕盼自豪的是,不少外国友人乘车时,还能用汉语跟她交流。“我们在备战冬奥的同时,全世界也在关注着中国,他们也在为来中国做着充足准备。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向往中国。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铁路人特别骄傲和自豪。”

冬奥虽然落幕,但冰雪热情不断升温。

冬奥后首个滑雪季,一个半月时间,京张高铁去往太子城、崇礼方向列车就发送旅客14.8万人。为了给滑雪旅客提供导游式服务,吕盼早在线路开通初,就亲自前往太子城站实地考察,公交车、出租车怎么坐,去雪场得多久,周边有哪些酒店、餐馆、便利店,都记在本子上、记在心上,每当旅客问起,她都能快速准确告知最佳出行方案。随车准备的暖宝宝、姜茶以及跌打损伤药膏,也让滑雪旅客感到温暖。

一条高铁的意义,绝非仅是连接两地交通,京张高铁的开通运行,重新定义了京津冀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更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年来,张家口滑雪游客接待量连年保持20%以上增长,仅崇礼就有超过3万人从事冰雪产业和旅游行业。“异地如同城”的生活概念,也逐步在北京和张家口两地之间变为现实。

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时速350公里,仅一字之差的京张铁路与京张高铁,共同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几代铁路人孜孜不倦地奋斗,将中国高铁这张名片擦得更加亮丽。

阜平顾家台村

年轻人带来振兴新气象

本报记者 韩梅

大地回春,太行山深处,一条胭脂河逶迤而来,涌动着红色老区阜平的新气象。

阜平县曾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受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等局限,阜平长期陷于贫困之中。10年前,顾家台村只是太行山中一方面积不足150亩的平台,群山环绕,险峰阻隔,村里人过着“跻险筑幽居,披云卧石门”的日子,年轻人迫不及待逃出大山找生路。如今,顾家台是一块“磁铁”,吸引年轻人回乡谋发展,这里成了乡村振兴的网红打卡地。

电商直播此起彼伏,特色民宿游客满堂,箱包车间运转不停……顾家台村老村支书对记者说:“年轻人眼界宽、懂经营、有点子、闯劲儿足,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回乡创业,掀起绿色发展的春潮。”

顾锦成1987年出生,高中毕业后在北京打过几年工,后来回乡在栗园铺村开办过养猪场。2015年,顾锦成把妻子儿女安顿在阜平县城,只身回到顾家台村创业,带头尝试承包香菇大棚,赚了钱后,又主动把棚让给村民种。那年,他当选为村委委员。

很快,在香菇大棚的基础上,顾家台又发展起了高山林果、手工业、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九山半水半分田,石头缝里难挣钱”的村民,跳出靠天吃饭的传统小农生产,搞旅游、办工厂、种苹果……2017年,穷乡僻壤换了新颜,顾家台村实现脱贫摘帽,成了阜平县第一个脱贫村。

2021年,致富带头人顾锦成当选村支书。他明白,只有“年轻血液”的注入,才能让顾家台巩固脱贫成果、焕发新生。他说:“如何让年轻人愿意回、留得住?得发展好村里的产业,让年轻人回村后有用武之地,有钱可赚,才能抓住他们的心。”

建新房、修新路、兴产业……顾家台村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食用菌等绿色产业,乡村振兴风生水起,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伴随着家乡的巨变,顾家台陆陆续续回来了38个年轻人,有“80后”、“90后”,甚至还有“00后”。

民宿店长刘娇是个“90后”,学美术的她毕业后在天津工作。2019年,她回村发现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当即决定回村开民宿。到2021年,刘娇的小院已有了稳定的客源。眼下,刘娇要联合村里其他民宿一起干,正和顾锦成一起考察村里闲置的老房子,准备统一整修、改造成联合民宿,以接下更大的订单。

“这是我们村种的高山苹果,个大味甜;这是老乡们自家的柴鸡蛋,真正小时候的味道。”在顾家台村的电商直播间,“90后”顾腾飞每天都忙着直播推介家乡的农副产品,封装、打包、发货,忙个不停……2020年底,在北京打工的顾腾飞回乡创业,他做直播帮老乡们推销农副产品,销量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卖七八千元。

紧接着,“80后”顾仲霄回来了,开办民宿锦霄小院;“90后”冯天雄回来了,加入直播带货……伴随年轻人回来的,还有一连串的致富好点子。啤酒花园、电商直播、特色餐饮……充满朝气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创业故事书写顾家台新的春天。

在顾家台村口,“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标语闪闪发光。2022年,顾家台村集体收入达到了9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底的980元增长到21117元。“2023年我们将大力发展牡丹种植,形成集观赏、药用、油用、饮用为一体的产业体系,预计每年能带动就业90余人。”站在新的起点,顾锦成信心满满。

关键词: 机械林场 二次创业 协同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天天短讯!瓣瓣同心 协同发展蹄疾步稳

天天短讯!瓣瓣同心 协同发展蹄疾步稳

编者的话惊蛰临近,山水相连的京津冀春意盎然。从坝上山林到太行村落,从智能高铁到平原湖泊,协同...更多

2023-03-05 06:10:26
【天天速看料】全国政协委员范小云:建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进行信用融合

【天天速看料】全国政协委员范小云:建议在京津冀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白波京津冀协同发展九年来,三地加强协作,取得显著成效。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更多

2023-03-04 23:06:27
北京“融合教育”已形成完善体系:全球实时

北京“融合教育”已形成完善体系:全球实时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牛伟坤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更多

2023-03-04 23:06:33
伊彤代表:企业创新助北京打造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微动态

伊彤代表:企业创新助北京打造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赵鹏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于3月5日在北京开幕。3月3日,来自北京团的全国人...更多

2023-03-04 23:02:55
贺泓代表:尽快研究制定机动车国七排放标准-环球报道

贺泓代表:尽快研究制定机动车国七排放标准-环球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牛伟坤3月4日晚,北京市代表团举行第二场媒体连线采访。“我是研究大气污染控制...更多

2023-03-04 23:16:44
赵晓光委员:进一步推动青少年运动健康

赵晓光委员:进一步推动青少年运动健康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潘福达青少年的运动健康不仅关乎孩子们今天的身体素质,更会影响民族复兴的长远...更多

2023-03-04 21:57:53
感动中国丨“为了种好粮,俺能不要命” 他是心怀天下仓廪的英雄

感动中国丨“为了种好粮,俺能不要命” 他是心怀

二十一年,我们初心未改!2022年,又有哪些人感动着我们?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一个...更多

2023-03-04 22:11:03
迎接学雷锋纪念日,近400名清华学子挽袖献热血-精选

迎接学雷锋纪念日,近400名清华学子挽袖献热血-精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和冠欣实习记者何蕊3月4日,为迎接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清华大学举办2023年...更多

2023-03-04 21:08:49
浪漫氛围拉满,2023春季婚博会在京开幕

浪漫氛围拉满,2023春季婚博会在京开幕

北京日报客户端|实习记者胡子傲粉红色的地毯铺就通往幸福的“路”,各种款式的西服、婚纱夺人眼球,...更多

2023-03-04 20:55:09
刘侗委员:加强标准化戏曲教材建设

刘侗委员:加强标准化戏曲教材建设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杨旗戏曲教育的高效健康发展离不开标准化的教材,但全国戏曲教材建设现状却十分...更多

2023-03-04 20:11:34

© 2012-2020 财经快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

琼ICP备202200967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