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清晨,到圆明园游览的游客惊喜地发现,在“多稼如云”景区新开辟了一片稻田,呼应了历史上“多稼如云”的农耕景观。
6月20日上午8时30分许,走进圆明园北部的“多稼如云”景区,荷花基地西侧新添的两块稻田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半米高的田垄里,围着约600平方米的两块稻田。稻田中,绿色的水稻苗有二三十厘米高,它们一列列整齐地排开,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着,几只小燕子在周围来回嬉戏飞舞。游客们有的驻足欣赏,有的拿出手机、相机记录下眼前的景象。
(相关资料图)
身着“园林花卉”服装的工作人员不时走到稻田旁,细心观察着小苗的情况。田垄一侧的水管中,水流正源源不断地注入稻田中。看着一边的稻田里水已足够,工作人员俯身将水管挪到了另一侧,继续给另一半水稻浇水。
“荷花基地旁边有新景儿了?”“和我上次来看见的景象大不一样了,这绿油油的小苗是新种的水稻吗?”见大家对水稻田好奇不已,工作人员回应说,这两片水稻田是前一天刚刚播种的。这片景区名为“多稼如云”,“稼”有耕种的意思,这片稻田再现了历史上“多稼如云”的农耕景象,主要用来供游人观赏。
记者了解到,“多稼如云”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于雍正初年,初名“观稼轩”,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是圆明园中最能体现农耕文化的景群。到了乾隆年间,这里是皇帝亲自躬耕的御田,并改名为“多稼如云”。“多稼如云”意为庄稼繁多而茂盛,好像天上的云彩,出自南宋诗人陆游《晓晴肩舆至湖上》中的诗句:“多稼如云获并空,牛阑樵担画图中”。繁盛时这里殿宇前后溪河环绕,荷塘、稻田密布,呈现出一片田园风光。
“这是要恢复园内历史上的农耕景观啊,那可太好了!既能观赏风景,还能了解历史,真是有心了。”听完工作人员的介绍,游客们连连称赞。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师悦
流程编辑:u060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关键词: